艾裕-专注母婴调养泡浴
孕育科学

秋季专题|警惕!?秋季“咳咳咳”,预防指南

时间:2023-09-06    

处暑已过,一场秋雨一场凉,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秋天的脚步了。

受秋天影响最大的器官是谁呢?当然是肺。而肺是人体最“娇嫩”的器官,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,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。作为五脏六腑的“华盖”,肺像伞一样给为它们遮风挡雨,所以秋季我们更应好好养护它,这样才能让宝宝在多事之秋也能一秋无恙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2.png

秋天为什么容易咳嗽

①气温处于由高逐渐降低的转折期,早晚凉或者忽冷忽热

②“肺属娇脏”,如夏天经常吃寒凉的食物,如西瓜等,损伤了宝宝的脾阳,疾病也就容易“秋后算账”。

③宝宝感受了炎热夏季的高温之后损失了很多津液,五脏六腑都会感到水分不足,而秋天气候也慢慢变得干燥起来,而肺最怕燥。

咳嗽有哪些影响

中医认为初咳在肺、再咳在脾、久咳在肾,可见咳嗽不仅会影响肺本身,比如可能引发肺炎、变异性哮喘、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,长期或经常咳嗽还会累及五脏六腑,从而影响宝宝的皮肤、脾胃甚至生长发育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2_1.png

秋燥容易误伤哪些宝宝

快来自查一下你宝宝有没有以下症状吧,毕竟未病先防才是上策。

①经常打针吃药,体质差,换季必感

②脾胃不好

脾为生痰之源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2_2.png

③湿气重

湿气凝滞聚结成痰,痰湿向上袭肺,孩子就会咳嗽。再者湿气困脾,不祛湿,就很容易陷入积食→湿重→脾虚的恶性循环。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咳痰咳不出来,一直在那儿刺激着,导致咳嗽反反复复,迁延不愈。而我们现在不仅大量吃寒凉的食物刺激脾胃,还长时间吹空调缺少排汗,导致我们体内湿气没地方排出去。所以你家宝宝是属于寒湿还是湿热呢?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2_3.png

④痰浊蕴肺

为贮痰之器,当体内的湿气痰浊滞留在肺部,会让人感觉全身都不舒畅。

下面说的是不是就是你家宝宝呢?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2_4.png

⑤穿得太多

我们说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,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,家长生怕孩子冻着感冒,殊不知现在的宝宝很多不是穿少了感冒,而是穿的过多导致冷暖失调,出汗了之后受了风寒,反倒导致感冒和咳嗽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2_5.png

咳嗽三大误区

◆小儿咳嗽一定要用抗生素

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,所以要用抗生素,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。小儿咳嗽不单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,病毒感染、过敏、烟尘、异物刺激也都可以引起小儿咳嗽,如果不能对症,服用抗生素不仅对咳嗽的治疗无益,而且还可能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2_6.png

◆小儿咳嗽很常见,不治也会好

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,也可能是是某些疾病的信号,尤其是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很不成熟,有痰液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咳出,而将痰液滞留在呼吸道,从而加重咳嗽甚至引发肺炎。所以我们不要一味地止咳,而是应该帮助宝宝把痰排出来!

◆咳嗽就用镇咳药

小儿咳嗽早期不宜马上给予镇咳药,这不利于痰液的排出,会堵塞呼吸道,导致肺部感染,造成肺炎等疾病。一味地镇咳而不排痰,这也是宝宝咳嗽反反复复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。

预防秋咳,提升免疫力是关键 

宝宝各项机能都发育不成熟,导致我们的宝宝更加容易生病。

而预防疾病,宝宝脾胃好、体质强始终是王道。

首先相比于打针吃药,药浴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。药浴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,药浴是如何起作用的呢?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3.png

预防秋咳,药浴如何选择呢?

艾裕体药浴+脾药浴,3~4次/周

全面辅助,效果翻倍

穴位调理

云门穴是肺经和其他经脉交流的门户,肺气从这里宣发,通过拍打可以增强肺脏功能。

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,同时脾、胃、肺气都汇聚在这里,拍打它可以肃降肺气、泄肺热。

足三里是“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,揉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02653_1.png

注意:

1.每天早上起来拍打5分钟云门穴和中府穴,可以清肺养肺,让体内气机顺畅,清气往上走,浊气往下降。

2.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使用,轻轻拍打或按揉就行,不要太大力。

饮食调理

1、养肺

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姜等,也要避免烧烤、炸鸡腿、炸薯条等食物。

五色入五脏中,白色入肺,我们可以适当多吃些白色的食物,例如:梨、山药、百合、银耳、白莲子、白萝卜、甜杏仁。

另外可以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,如番茄、豆腐、银耳、梨、香蕉、芝麻等,这些食物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有润肺生津,养阴清燥的好处。

2、健脾祛湿

少吃生湿、助湿的食物,包括:

①生冷寒凉:西瓜、哈密瓜、猕猴桃、火龙果、山竹、香蕉、雪糕、冷饮、牛奶、酸奶、柿子等;

②肥甘厚腻:肥猪肉、炸鸡、薯条、糖果、巧克力、蛋糕等。

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:白术、茯苓、陈皮、芡实、白扁豆、五指毛桃等。

穿着上:秋意渐起,穿衣要注意,除了要穿透气、吸汗的衣服,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宝宝增减衣服,切勿骤增骤减。

运动上:秋季养生以收为主,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,比如散步。

情绪上:忧伤肺,要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,笑一笑肺气足。

起居上:早睡早起,因为早睡可以收敛阳气,早起可以使肺气舒展。